close

這一兩個月沒寫文了,原因有好幾個,一是鼻竇炎的症狀最近越發明顯,發炎症狀影響了內耳、產生了暈眩症狀;眼鏡在過年後也被小孩撞到了,帶了近8年的眼鏡,焦距跑掉了,眼睛聚焦出現問題,注視近物、小物時,常有無法對焦情形,使用電腦的頻率降低到數天才一次。還有一個原因是,最近想開始為自己調整工作內容,而在持續努力中。

 

今天要教導大家的活動是雙手拿取曬衣夾、交替傳遞硬幣後投幣的訓練活動。需要的物品很簡單,僅需要數個曬衣夾,和一些50元、10元的硬幣,還有一個存錢筒即可。

20180314_154808.jpg

20180314_154740.jpg

在單人訓練時,一開始建議選用較大的硬幣,先建立動作概念(因為硬幣越小相對需要視覺動作協調的能力越高,可當成難度調整的方式之一),和兩個顏色不同的曬衣夾,以視覺相對顏色輔助孩童在視覺注視下,放慢單一動作步驟速度,來順序做出不同的動作,完成整個動作鏈結。在這裡會把動作分成

A一手拿硬幣、一手拿住紅色曬衣夾(第一個),手指下壓打開曬衣夾後,對準硬幣。(壓)

B然後放鬆(打開)手指,讓紅色曬衣夾夾住硬幣。(打開)

C將空出來的手拿住另一個、也就是藍色曬衣夾後,手指下壓打開藍色曬衣夾,並對準硬幣另一端,(壓)

D然後放鬆手指,讓第二個(藍色)曬衣夾也夾住硬幣。(打開)

E再將拿住第一個(紅色)曬衣夾的手指下壓打開曬衣夾,鬆開硬幣。(壓)

F拿著被第二個(藍色)曬衣夾夾住的硬幣,對準存錢筒的洞口。(對準)

G手指下壓打開藍色曬衣夾,將錢幣投入存錢筒。(壓)

一般來說滿5歲的孩童,若沒有注意力、智能認知上的問題,只要在開始時可能只要以動作帶領、配合A-G7個步驟後方的提示語協助,應該都能在練習數次後,可獨立完成整個過程。整個動作來看,困難處在於雙手手指的動作其實是不一致、甚至是完全相反的,這樣雙手交替傳遞硬幣的活動,便需要大腦中大量的動作、知覺、認知等訊息處理,注意力方面還要有持續性注意力、分散性注意力、選擇性注意力、衝動控制等能力的交替運用控制。不相信的話可以自己試試看喔!

個人操作的影片連結如下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We6DGH9K3w

 

可以看到若孩童抓握肌耐力不足,或是注意力問題因素,包括持續性注意力、分散性注意力與選擇性注意力轉換表現時,會出現控制曬衣夾壓合夾取硬幣的時機點掌握得不夠精準,而出現硬幣掉落的狀況。這個動作過程中,孩童出現硬幣掉落頻率最高的時間,是在動作分解步驟B到E間,尤其是兩個夾子交替夾取硬幣的過程最容易出現。詳究原因就是肌耐力不足造成按壓控制困難、雙手動作一致無法各自做出不同動作(張力協同);還有注意力與衝動因素,噵致控制曬衣夾張合的時機點抓握的不正確導致。

20180314_155324.jpg

要怎麼改善他們的表現呢?需要從肌耐力的加強先進行處理,這時可改成只用一個曬衣夾的夾物活動,配合手指末端抓握抗阻力的活動,像是剪硬紙板、黏土揉捏、積木或雪花片的嵌合拔開...,甚至是拔河或攀爬,吊單槓;抑或是家庭裡協助清洗或擦拭碗盤、掃地、洗衣物和折疊衣物、協助提拿物品,都可讓手指末端抓握的肌耐力得到增強。

 

若是按壓曬衣夾、控制開合夾取物件上的概念不足,同樣會建議從單一曬衣夾夾取硬幣後,投放至存錢筒中的活動來練習,但是要要求孩童放慢動作速度,並給予動作帶領和口語引導上的協助,甚至是以分解成小步驟動作的方式來逐一練習,並從最後一個步驟來放手讓孩童獨力完成。舉例來說先以動作帶領(配合口語引導方式)孩童進行整個動作鏈數次後,覺得孩童建立部分動作概念後,下一回只帶領進行A-F的分解動作,G動作則讓孩童獨力完成,若孩童表現得不錯;讓他再練習2-3次後,便只帶領進行A-E的步驟,讓孩童獨力完成F對準、和G按壓曬衣夾投入錢幣的動作,並依此逆順序獨立完成的方式,逐漸建立孩童整個動作鏈的概念。

20180314_155338.jpg

 

最後若觀察孩童手指末端抓握肌耐力不錯、按壓打開曬衣夾和放鬆手指讓曬衣夾夾取物品的表現都不錯,但是按壓控制放置的不佳,尤其是兩個曬衣夾子交替夾取硬幣的過程時,常出現掉落情形,建議以分解步驟方式引導孩童放慢動作速度,將每個分解小步驟做好後才進行下一個小步驟動作,必要時配合口語引導,可能是A、B、C、或是步驟後方的提示語詞,放慢孩童操作時動作速度,孩童的動作便會表現出來了。

 

最後的小提醒是,在交換硬幣的過程中,不要讓孩童將硬幣放置在桌上來進行,除非你是在孩童動作概念不佳時,教他使用這樣的替代方式;除了這個原因之外,他這樣的做法就失去訓練孩童的注意力效果了。

 

等到孩童用自己的雙手交替傳遞硬幣動作建立後,再來便要增加難度,也就是提高注意力持續時間、分散性注意力(注意他人是否傳給自己、雙手不同動作)、參與性注意力與等待、衝動控制的功能表現,還有人際口語互動上的溝通表達技巧。也就是說,與個人操作動作時不同的是,和他人合作的過程,需要眼神持續注視他人傳遞的硬幣,思考是否輪到自己了;與他人傳遞硬幣時,是否要以口語來溝通動作如何順利進行、怎樣來給予彼此的口語提示;或是眼睛注視和動作的配合時,要怎樣讓對方知道你的動作意義?自己的動作要維持多久的時間?怎樣確定讓對方知道你的動作是否結束?甚麼時候可以啟動自己下一步動作等?沒有注意力、認知、人際互動問題的孩童,這樣的非口語動作互動,其實沒有太大問題,練習交替傳遞一兩個硬幣後,便可建立一定的動作默契,抓到對方動作上的提示,準確地做出動作表現。但是在注意力、人際互動、動作認知概念有狀況的孩童,相對地就常會出現掉落的過程,而出現表現上的明顯差異。

我在治療時的應用,多數在團體傳遞過程開始時,便會強調是個團體合作任務,也會先建立合作是要注意他人、配合他人的概念,所以在掉落後,雖然孩童會撿起來重作,但多數時候,同儕間的互動會更加的專注,甚至能力好點的會出現口語上的提示協助,來幫助別人完成任務(所以若未出現時,可以教導或引導孩童以口語提示,來輔助彼此間的動作配合表現)。少數真的衝動控制不佳的孩童,也可以團體動力的處理方式,告知說,"大家都在等你喔"、"都在看你喔!",還有詢問大家對他行為的感想,和提供協助上的建議,來協助孩童控制住自己的出動情緒,做出表現來。

 

我在治療課程時,使用一個硬幣傳遞時的影片,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o3AzFM3DzKA

 

最後難度最高的就是一個接續一個、多個硬幣依序傳遞的練習方式,孩童同時要注意兩方的同學,又要接夾、又要傳放,分散注意力功能表現需要提高到更高等級才能完成,相對的孩童注意力也幾乎無法分心,一分心了馬上會有身旁的同儕告知,要求一起完成任務。

詳見參考影片: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K4pgGSXiKo0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張逸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